《自然 Nature》期刊研究者的時間管理系列:研究者與他們的興趣

吳懷珏 M.D. 筆

Nature 整理了 Time management for scientists 系列,本篇文章為十幾篇文章的總彙,想說也來節省一下大家的時間。

對科學家而言,犠牲休閒時間以便執行下個實驗、寫論文與開會的壓力可以是隱微的,甚至有些還不那麼隱微。然而,也有不少科學家表示,這些休閒時間讓他們在研究上更能砥礪心志、建立信心與減輕壓力。

教量化方法學的 Bailey Sousa 教授則表示,「人們(研究者)隱藏自己的嗜好,或者假裝自己在工作以外沒有做什麼事,因為他們會擔心其他人會怎麼想。」但這樣的風氣逐漸在改變。英國醫學科學研究院開啟了「醫科生活運動 (MedSciLife campaign) 」來分享研究者們從事其他非學術性工作的生活。

有篇 2008 年的研究顯示,諾貝爾獎得主中的科學家們比其他同行有更高的機率(約1.5倍)從事藝術與工藝等休閒活動,而這兩群人自我報備的智商並無顯著差異 (R. Root-Bernstein et al. *J. Psychol. Sci. Technol.*1, 51–63; 2008)。

化學家 Tony Ryan 兼副校長在任人選才上,表示自己不會想要給「只關注研究」的學者們工作,他說,「我們除了想知道你是優秀的研究人才外,也想知道你是個可以平衡生活的人,使學生們更能感同身受。」

然而,似乎不是所有的非學術嗜好都那麼地為人接受。物理學家 Sean Carroll 甚至有感而發地寫到:「所謂能被接受的嗜好包括跳傘、彈吉他、煮飯,啟人疑竇的嗜好包括各種寫作、寫程式、開公司…你問我為什麼?因為從事這些活動代表你有可以做研究的時間啊!」

有些人則試著把自己的研究工作與興趣結合,像是生物學家投入對於運動醫學的研究、腦科學家研究音樂對於認知功能的影響,還有科學家基於認知神經醫學製作音樂專輯,獲得音樂獎項提名。

腦神經科學家 Viskontas 知道在較短較多元的狀態下大腦學得更快,她運用認知技巧,讓需要 4–8 小時的練習縮短成半小時。「我成功地用神經科學破解了我自己的練習時間。」

在許多研究者過勞的學界中,這些嗜好某種程度上也平衡著研究者的身心。平衡是個動詞而非名詞 (Balance is a verb, not a noun.)。生活與工作的平衡不是一個你可以「修好」的東西,它是個需要持續不斷地練習、綵排而且反省的功課。(work–life balance is not something you fix. It’s something you’re constantly practising and rehearsing and reflecting on.)

--

--

Gem Wu 吳懷珏

醫生。雖然臨床好玩,也不願意放棄研究、聽講,以及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