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低端:遊牧人生 Nomadland 觀後感
撰:Gem Wu
大多數《遊牧人生 (Nomadland) 》的影評會拿片中幾剩的幾句話來作為平實劇情的點綴,包括用「我不是無家可歸,我只是無房可住」來轉化家與住處的意象而對其不穩定的生活輕描淡寫、用「有人惦念就依然存在」來突顯價值感,卻沒指出在巨大的產業結構變革下,這些人的生計又是多麼地被忽略。或許這些句子的存在本意試圖對比出現實的殘酷,卻在一片好評的轉載、斷章取義中,將困苦不安的生活模糊為浪漫的美國公路體驗。
對於劇中有位 “houseless” 角色 Dave 憩室炎發作,居然還可以平順地接受腹腔鏡手術並住一段時間的院,感到有些詑異。學生時代看過個美國的街頭影片,一位非裔美籍女遊民穿著病人袍,病人本人看起來還沒恢復定向感,就在大冷天被四個醫院駐警推出了巴爾的摩的一間醫院(影片見註一)。或許近幾年這種「棄置病人」 “Patient dumping” 的狀況在某種程度上被解決,或仍舊存在,但電影沒有提點到。或許 Dave 剛好有筆存款以備醫療急用?或許他向家人求援而不至於透支?以他沒有固定職業的狀態下,幾乎是不可能保得到美國商業醫療險的。
一開始看到黃繼賢對這部作品的評判(註二)還有些不信邪,看完後,雖不像他這麼憤慨,也不得不認同「矯揉造作又沒有匠氣,不夠尖銳、也不懂溫柔」這點。說到匠氣,除了過於浪漫化的劇情讓人出戲,他的電影配樂也讓人挑了挑眉。完全是綠鋼琴加上「一個人安靜地讀書x純鋼琴x溫暖小調」這種音樂。在營地吉他聲響起時還會與這種鋼琴配樂相衝。如果導演或音樂監製跳出來講說這種配樂就是為了諷刺你們(包括我)這種咖啡店哲學家/不接地氣布爾喬亞/旁觀他人之痛苦的做作觀眾,我會給滿分。(但更大的機會是我想太多)
不過,整體的觀影體驗撇除音樂的部份,算是不錯。覺得帝國小鎮 (Empire) 的式微和美帝之黃昏有著工整的對比性(對,我就喜歡排比與對句,即使它再怎麼庸俗),覺得人物之間的互動還算寫實可愛。最大的失落還是在導演把結構性問題藏得很好,沒有人是兇手,卻有一堆人是受害者;然後就算是受害者,也過得沒那麼痛苦。
如果說《遊牧人生 (Nomadland) 》指的是 “Trailer trash” 這類被歧視的人們外,還有其他的同義稱呼,而且似乎有各自對應的書籍 (?)。”White trash” 真的出了本書就叫《白垃圾 (White Trash) 》,副標為「美國四百年來被隱藏的階級真相」,針對貧窮的美國白種人諸多描繪,甚至解釋了中低收民眾支持川普的心態。如果想了解非裔美籍人的貧窮生活,可以讀讀《泰利的街角 (Tally’s Corner) 》,這本也被當作一些學科的民族誌指定讀物。更近期一些,還翻拍成電影的《絕望者之歌:一個美國白人家族的悲劇與重生 (Hillbilly Elegy) 》則以第一人稱描述窮人翻身的困難,作者個人成功的經驗難以複製也絕非常態,但也指出教育作為階級翻轉的重要意義。提到美國階級與教育,就不得不讓人想到《階級世代》,當中統計、解析佐以故事的陳列方式我滿喜歡的,其中的無奈與希望並陳,也算反映了當時閱讀的心境。如果嫌上述的書太過瑣碎,未能提供全局觀,或許也可以參考《不穩定無產階級 (The Precariat : The New Dangerous Class) 》,來解釋全球化下的輸家們,又是如何演變至此。
反思自身,遊牧人生也看了,這些批判美國階級的書也看了,卻沒有好好地閱讀或了解台灣的這群人。距離益生美感,過近或過類似則會讓人有恐怖谷似的逃避感。身邊的事件或問題,在我們了解後,會反覆地提醒我們,似乎有未竟的義務:沒捐出去的款項、沒履行的志工時數…然後我們就此打住,再度捫心自問,說做了又如何。我發掘自己便以思考國外的問題,來逃避思考國內的矛盾。
我們無法義無反顧地投注身家,願意了解,願意留意。在我們各自的崗位上,看到了階級之下有限資源的心酸現實是第一步,卻不會是最後一步。
註一:Man captures video of “patient dumping” outside Baltimore hospital
https://www.cbsnews.com/news/man-captures-video-of-patient-dumping-outside-baltimore-hospital/
註二:黃繼賢,[普雷] Nomadland 遊牧人生 (2021)。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0222730301399188&id=162401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