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到商界的無痛轉職 How to sail smoothly from academia to industry
Jan 1, 2022
《自然》(Nature) 學術期刊的文章很多元,最近重讀了林煜軒醫師介紹一篇《學術界的經營管理 How lab heads can learn to lead》文後,輾轉發現了這一篇職涯文《學界到商界的無痛轉職 How to sail smoothly from academia to industry》。
新年新希望,我沒有特別想回顧去年,畢竟意外地在年底重回單身、在專業上有些斬獲,此時只想著怎麼樣盤點資源,重新調整未來的短中長期計畫。
Nature 這篇主要是寫給將要或是已經畢業的生醫博士生看的。2017年的調查中,這群人裡面超過一半對進入企業工作有興趣,然而,以企業的角度而言,這群人往往也準備錯了方向,錯估企業的需求。
這篇文章大概有以下幾點重點,我節錄片段,佐以一些自己的心得,和大家分享:
- 做足準備功課:許多投履歷的人對他的目標職位甚至是整個公司缺乏瞭解 (they are especially frustrated by the candidates’ lack of awareness about the company and its scientific context) 。瞭解的層面包括產品、工作文化、歷史脈絡、競爭者、商業發展計畫、法規挑戰,以及這間公司如何在市場中生存,更別提,需要對自己應徵的工作瞭若指掌。以醫師常在生醫界擔任的「醫藥學術專員 (medical science liaison, MSL) 」職位而言,必須在醫界與學術圈有足夠的人脈、對臨床試驗藥理機轉乃至臨床服務有深入的了解,也需要與多個部門彼此配合互動共思策略。光是瞭解這個職位與公司,還只是有了個面試的入場券而已。文章也提到一個例子,如果有一位細胞生物學家想去一間研發癌症用藥的公司工作,他應該要證明他的過去經歷如何讓他可以與這間公司的生產線配合地絲絲入扣(而不只強調他發了多少篇SCI,況且,和面試官講這些,他還是無法明確評估你的專業能力)。
- 商界人脈:在這個高度競爭的商場中,最好還是透過標的公司內部或是相關組織的人脈來建立信用。甚至有其中一位受訪專家表示,「拓展人際網路才是得到任何工作的最優先事項」(“Networking is the number-one thing anyone needs for getting any job”)。在《財務自由實踐版》中,作者提到,在該公司有人脈與沒有人脈的人錄取率相差九倍。澳洲的生醫商圈中,甚至有高達七成的職缺是不會公開招募人的。當然,在找工作時與 key person 談論也避免太直接地提到你的目的 (curve ball strategy),而是可以問說,「我現在正面臨職涯的選擇,我可否從你身上學習一些過來人的經驗以供參考?在你身處的產業中,是否有些心得可以與我分享?」
- 履歷技巧:你的求職關鍵字必須要照著該職缺招募的文字去做對應,而不是只是講自己想講的話,你可以參考一下該公司錄取員工的履歷。如果要放你的學術出版研究清單時,要嘛放在後面一長串,要嘛都不放,真的想放一些的話,可以放諸如「我20篇研究中與貴公司產品最相關的5篇研究」等重點提示。另一個重點在於,公司想知道你做了什麼、領導了什麼、優化了什麼。他們會問你:“Did you initiate a project, implement a new technique, or optimize an assay? What was innovative about your research? What did you shed light on to chang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 面試技巧:在面試前,要準備一下關於「自己如何克服困難與批評」、「失敗經歷」,以及「為何要錄取你」這類的問題。如果可以的話,提供對方夠清楚的簡報,或是做好可以現場秀一手自己實作的準備 (Take a timed test to write a short data-analysis computer program.)。如果現場遇到你不會的問題,不妨做以下的回答:「我不知道答案,但我的推測如下…」 (‘I don’t know, but my guess would be …’)
對我而言,住院醫師的職涯還有五六年,目前也沒有轉職的打算。《金裝律師 Suits 》讓我重拾過去獨立完成活動、管理組織,以及主導計畫的熱血,商界上的火花激盪也很吸引人。林庭薇(不認識人家,但非常欣賞她)對於商務律師的職涯文讓我重新思考不同的可能,我也希望自己可以不只是一位醫師或學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