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clerkship要怎麼approach (2):寫入院病歷 Admission Note 、接病人
by 吳懷玨 Gem Wu (成大醫學系五年級/成大醫院clerk/和信醫院前clerk)
每間醫院,甚至到每位醫生寫病歷 (以下簡稱note) 的習慣都不太一樣,有些寥寥數語卻可抓住要點(可參考陳偉挺醫師文章),有些長篇大論卻也鉅細靡遺地呈現病情全貌。在和信的病歷寫作課程中,陳呈峰老師教我們的是盡可能地全面,深怕有所遺漏而傷害了病人(就變成要報M&M),到了內科,病人數一多,才「由繁入簡」,以和其疾病相關的臨床資訊為主。老師有自己一套病歷寫作的教法,當時我與幾個一起run和信的同學—卷神博嘉、排版大神協霆—一起整理出一份表格,下面會以敘述的方式呈現,也會加入一些成大的經驗:
病歷種類
- 入院病歷 admission note:新病人進來後,24小時內盡可能要完成,是所有病歷種類中要填寫資訊最全面的,最常見的編排是 Chief complaint (CC)、 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 (HPI)、Past Medical History (PMH)、Personal history / Social history (PH/SH)、family history (FH)、Review of System (ROS)、Physical Examination (PE)、 Lab、Image、Assessment (包括了鑑別診斷DDx) and Plan。(本篇主要內容)
- 病程紀錄 progress note:住院第二天後開始要做的記錄,追蹤病程的發展,最常用的編排是SOAP — subjective, objective, assessment and plan,不過也可以不照這個格式。(下篇主要內容)
- 交班紀錄 off-service note / 接班紀錄 on-service note:當病人的主責醫師、團隊有所更換時,原本主責的醫師要寫 off-service,把他照顧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項目,以及病程變化寫出來,以利接手單位照顧病人。 On-service note也是個摘要,表示自己要上工了,提醒自己或值班醫師該位病人的照顧重點。
- 每週摘要 weekly summary:摘要該週病人的病情變化。
- 處置記錄 procedure note:要記錄告知病人處置之必要、徵得其同意、處置之過程與結果(像是胸水最後抽出來多少公升)。
書寫病歷注意事項
- 沒有親自問或觀察到的不要亂寫,頂多再回去和病人確認一次。
- 承1,不要抄別人的note。
- 盡量不要回頭改已交出去的note。尤其是出事後,不然就會吃上偽造文書。(e.g. 有醫師與病人發生醫糾,病人告醫師,醫師緊張回頭改病歷,被發現後以偽造文書論處)
寫病歷的初學小撇步
- 我很愛看其他人怎麼寫病歷,尤其是同一個病人,不同的記錄人員—主責VS、R、PGY、intern、clerk、被consult的其他科VS、pharmacist—有著不同的呈現方式。就像學書法起於臨摹,我們從觀察學長姐、老師的note重點,來看自己是不是太放不開小細節,還是漏掉大重點。(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 對初進臨床才沒幾年的人來說,最難的大概還是present illness不知道怎麼寫(也不知道怎麼問)、focus PE可以再加做哪些,以及assessment and plan不知道怎麼辦。這些真的要靠多讀書、多看病人來累積經驗。我們也不可能在不知道該鑑別診斷的情況下,在寫assessment的那一刻就突然開竅揮毫。其他的部份,像是 past medical history,這種一項一項照著下面問就可以了(不過有時感覺可能和present illness相關的話,可再細細追問,而這個追問的念頭與技巧,又很吃經驗)。
- 在報病人時老師問的問題,通常也是Admission, Progress note的重點,可以把它們都記下來,回來比對自己的note。
- 寫note有很多縮寫,醫界對著x有著異常的喜愛,像是:SSx (symptoms and signs)、DDx (Differential diagnosis)、Dx (Diagnosis)、Abx (antibiotics)、Tx (Treatment),還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像 a/w (associated with)、a/o (and / or),小麻是箇中好手,請善用它的縮寫檢索。
接病人、入院病歷內容
我們在接病人時的互動,基本上會盡量於入院病歷中呈現,我就把兩個放在一起講。
一、開場:動作言語配合
動作:床調低、關電視音響、燈調亮、拉窗簾、坐病人右邊
之前不小心站到病人左邊,問完全程做完PE覺得摸liver, spleen的部份超不順,出來後老師給feedback說還是站右邊比較好,也給人比較沒有威脅性。
言語:確認病人身份 (兩個資訊以上吻合) → 自我介紹 (姓名、職稱、目的) → 介紹身邊的人 → 詢問病人身邊的人 (親、朋、看護)
詢問 decision maker也是必要的一環,其實也可在這個時候就從詢問病人身邊的人開始,讓病情的討論有更多人提供資訊。另外一點是不要太快預設病人與他身邊人的關係,病房裡也反映著人生中錯綜的連繫。(講得很模糊,總之大家細細體會。)
暖場:可以用問居住地 (同時知道他就醫方不方便、能否回診)、稱讚 (e.g. 女兒很孝順都會來照顧妳)、詢問其希望的稱謂、偏好的語言來拉近關係。
(朋友補充說,他會用輔導的方法問病人對病情的認識(Idea)他們擔心什麼(Concern)以及他們期望治療後的結果(Expectation)break ICE,我覺得這個方法也很值得參考!)
我自己講台語沒什麼問題,只是面對講客語的病人就比較不知怎麼溝通。有位講客家為主的病人來,靈機一動拜託她教我一些客語,像是「會不會痛?」、「哪裡不舒服?」、「吃飯某?」,她很開心,也會很願意講她身體不舒服的狀況。(後來還送我她做的手工藝品客家小布包 <3)
二、主訴 (Chief complaint, CC)
問診:「想了解這次你來住院的原因」、「這次來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
之前用「住院原因」來問病人,她直接回答我膽結石,讓我差一點接不下去,只好換問說「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當然,CC盡量別直接寫這種鑑別診斷。
病歷:SSx + (some adjectives) + Time (Duration / frequency / interval)
主訴的時間一定要問清楚,一次不夠可再細問。有位憩室炎的病人來,說是晚上突然下腹痛,我再追問之前有這樣痛過嗎,他老婆才說他其實痛了兩週,都不願意看醫生,晚上突然變嚴重才被帶到急診。這時我就會在CC寫"lower abdominal pain for 2 weeks, exacerbated last night",而不是 "lower abdominal pain since last night",而這個CC對我們的診斷方向十分重要
三、現存病況 (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 HPI)
HPI 的目的在於鑑別診斷,原則上請病人陳述病程,不得已再用封閉式問題。我們在使用封閉式的問題時,其實也是在列出一些pertinent negatives (相關且重要的negative findings)、 pertinent positives 來 rule in / rule out 鑑別診斷。
什麼叫pertinent negatives呢?比方說主訴是吃不下的病人,我問他有沒有肚子脹,他說沒有,那就可以列為Pertinent negatives,診斷時較不考慮ascites、obstruction (但也有例外就是了)。
HPI有下列組成要素:
- Risk factors:在H&P時不會直接問,而是在寫病歷時再把相關的Hx放到這邊。
- SSx (LQQOPERA, impact of life):症狀要先問齊,再細問主訴不舒服的地方,不然會被牽著走,然後問到沒完沒了。LQQOPERA大家一查就有了,應該不需要多說,而impact of life其實滿重要的,會影響病人對疾病的insight,以及住院的意願等等。另外,疾病的progression也要注意,有些 improved, 也有 improving, stationary, worsen,應該要一一釐清。
有個病人主訴自己腳痛,一開始還不知道在形容什麼,順勢問了一句能不能讓我看,一拉開襪子,啊,看起來像蜂窩性組織炎。後續問診也都往cellulitis與相近DDx去詢問。
在病人說自己不舒服在什麼地方時,應該要順著問說能不能讓我看看,讓病人感受到你的關心,也可以掌握後續問診方向。
3. Management (referral, lab, image, treatment, and effects):按照時序。構句為 [檢查] on [時間] showed a/o did not showed [發現];[處置] was / wasn’t effective in [症狀]
我有位PID病人之前去了A醫院,我問了他做什麼檢查、用什麼抗生素,後來有沒有用。急診上來時繼續用 Augmentin,病史詢問完,猜想病原菌會不會對 Augmentin resistant,和學長姐討論要不要換Antibiotics。後來也真的換了,才比較好。
4. Pertinent negatives:最考驗臨床knowledge的部份QQ,靠大家多多念書啦!(請大家多多追蹤 TINY NOTE,我會不定期把整理的approach系列整理投稿在那邊。2018/1/2就要出產第一篇abdominal pain啦!)
四、過去病史 (Past Medical History, PMH)
問診也是先open再close。每項都盡量要有五要素:when (時間), how long (時間長度), how much (程度), what (當時處置), what now (現在狀況)。
(朋友補充: 3C — control、compliance、complication,也是個不錯的記憶法。)
- previous diagnosed disease:「過去有被醫師診斷過什麼疾病嗎?」
- previous hospitalization:「過去住過院嗎?因為什麼原因?」
- previous surgery / trauma:「過去開刀過嗎? 受傷過嗎?」 (以及後遺症)
- regular clinic visits:「有固定因為什麼原因看門診嗎?」(以及用藥)
用藥很重要,除了西藥,還要順便問中藥與保健食品。有聽過病人吃中藥吃到洗腎的,這種沒主動問,很多不會講,因此要特別和病人釐清。另外,外科有些開刀遇到血流不止的病人,明明aspirin停了,其他抗凝血的藥也沒在吃,後來才發現是病人有在吃銀杏之類的「活血藥」。
以上四大問題篩選過後,為了怕病人忘記,還是要一個一個地問更詳細的特定疾病:
- 以系統分一個一個的疾病種類 ; e.g. brain, heart, liver, renal, pulmonary, or thyroid?
- 再以台灣常見或嚴重的疾病進行更特定的問診:HTN? DM? TB? Hepatitis? Asthma? Seizure? Coagulopathy? Cancer? (三高,要問!)
- 過敏:食物、藥物、醫療器材、輸液輸血 (麻藥過敏要加問家人,惡性高熱是顯性遺傳,一發不可收拾;另外要區分用藥的adverse event和allergies是不一樣的)
- 婦科史:女性要加問的,懷孕、生產、月經
跟胸外時遇到一個開食道的病人,開進去醫師們都震驚了,因為肺部有不少纖維化的地方,那次非常意外,也很不順;醫師表示自己很確定有向病人詢問是否之前有肺部疾病,後來向病人再細問,他才想起之前得過嚴重的肺炎。這讓我學到,以後做的處置or診斷和過去病史會有關係的話,最好還是多想幾個可能來問病人。人的記憶有時很不可靠,光是開放式的問題其實不太全面。
五、個人病史 (Personal History, PH)
還是想要cite一下Virchow曾批判過:「結核病從過去至今, 都被定義為是柯霍桿菌所造成, 而非貧窮所致。」社會因子對於人為什麼會生病,有決定性的影響。
- social history:族裔、語言、教育程度、職業、婚姻狀態、宗教、居住地
- risk factor:A (alcohol), B (betel nut), C (cigarette), D (drugs addictive), E (Exposure, environment), F (food), G (go, 三個月旅遊史), H(habit, 自己覺得是否有任何習慣和此次生病的關), I (insect, pets 寵物)
在詢問的過程中,也可以更具體的認識這個人。
六、家族病史 (Family History, FH)
這提供遺傳、感染性疾病的線索,也提示了居住的環境條件,以及心理、情感上的線索 (像是親人自殺QQ)。一些原則:
- 寫滿三代,父母、兄弟姐妹很重要很重要
- 有家族樹的話要記得畫與誰同住
- 寫法:[某親人] is diagnosed with [病] in age [年紀]; died at [年紀] due to [死因]
- 可以順便問醫療決策人是誰
七、系統 (Review of System, ROS)
可以上網去找ROS的表,在此不多述
八、身體檢查 (Physical Examination, PE)
同上,我自己的習慣是:問完FHx後,和病人總結一下我問的病史,再和他說,「我之後會一個一個細問你身體的狀況,可以直接說有/沒有,有的話我會想要知道更多詳細資訊,同時,我也會幫你做身體檢查。」
身體檢查做到哪,我就問到哪,也算是提醒自己不要漏問。
(註:我一開始把PE寫成理學檢查,後來經朋友提醒,用身體檢查翻比較貼切。)
九、影像、檢驗數據
許多系統是直接代入,建議代入相關重要的即可
十、評估與計劃 (Assessment and Plan, A&P)
這塊也是很吃功力,不過還是有幾個可以follow的格式。
assessment 要列出可能DDx,至於plan的話,我比較喜歡採用的是成大內科鄭醫師的方法:
- diagnostic plan:Confirm (證實自己tentative diagnosis方向的作為), complete (確診所需要做的事), course followup (病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像是臨床症狀變化、image, lab變化都可以)
- therapeutic plan:Cure (治療性處置與藥物)、Care (輸液、醫囑...)、comfort (能夠怎麼樣讓病人安心點)
我滿喜歡老師Cure, Care與comfort的分法,有幾次我的病人想出院了,我把這些記錄在comfort裡面,老師大概是有看到,在病況穩定後也就盡快讓病人回家。
小結
(打到好累zzz,真的會有人看嗎QAQ)
非常謝謝和信紮實的訓練與病歷寫作教學,也要特別謝謝陳呈峰老師的嚴格要求,這個功夫一生受用;我寫出來的部份已經算很精簡了,老師的版本十分全面(不過偏外科需求就是了)。也很謝謝和信內科的老師們,還有成大內教我怎麼用系統、寫病歷,並看著我H&P的鄭醫師、PGY學姐 (灑小花)。
其他部份待續(寫好後會放連結)內科clerkship要怎麼approach(1):晨會Approach to Clerkship (3):參考書 — 內外婦兒與各科通用內科clerkship要怎麼approach(4):主題與病例討論、上課內科clerkship要怎麼approach(5):工具、參考書的服用路徑與劑量內科clerkship要怎麼approach(6):見實習的心裡準備